大家印象
中山路的中華城晚上特別美麗,有著濃郁的南洋風情,而且給人感覺很干凈的街道。而且小吃美食也很多。味道聞著誘人,黃則和花生湯名不虛傳。
走進中山路
位于廈門鷺島的西南部,始建于1925年,是廈門街市馬路“四縱七橫”中的“七橫”之一,自開街以來,一直是廈門的經濟中心。 中山路是廈門目前保留較完整的展現近代歷史風貌的舊城街區,擁有小走馬路、陳化成故居、中華第一圣堂等眾多人文古跡。中山路也是目前全國唯一一條直通大海的商業街,成片的南洋騎樓建筑、流光溢彩的LED夜景、琳瑯滿目的各色閩臺特色小吃和回響在小巷街坊間的古老南音,構成其與眾不同的風格特色。 中山路的建筑都是騎樓,騎樓是歐陸建筑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筑形式,大約在鴉片戰爭后就傳入鼓浪嶼和廈門。這種建筑有著濃郁的南洋風情,粉紅和乳白是主色調,經過歲月的洗禮,斑駁的墻體與古舊的木窗更為騎樓增添了幾分特有的神韻。 中山路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,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,市級涉臺文物古跡1處,歷史遺址、古跡10余處,還有南音、歌仔戲、中秋博餅等非物質文化遺產。2012年6月,廈門中山路成功榮獲“中國歷史文化名街”的稱號。